国内刊号:50-9231/TB 国际刊号:1671-5799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中美贸易失衡是个“伪命题”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9-05-21 

5月10日,美方已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美国加征关税的一个借口是指责中美贸易失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贸易是两国企业、两国消费者在自愿的基础上作出选择的结果。美国认为对我存在巨额贸易逆差,是因为采取了片面的统计方法,忽略服务贸易、跨境投资对贸易的替代、高科技产品出口实施限制等因素影响。中美贸易失衡是个‘伪命题’。”

  为更清楚地把握中美贸易的实际情况,很多国内外专家对中美贸易进行了全面算账,认为不能忽视跨国投资对贸易的替代作用,采用“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计算方法更能反映中美贸易关系实况。以中美双方为例,该计算方法可表示为:中美贸易顺差=(中国对美出口额+中资企业在美销售额)-(美国对华出口额+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其中,贸易额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海默教授就已指出,美国企业国际投资对其出口会产生明显的替代效应。实际上,美国早已意识到现有贸易统计体系存在的缺陷,并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启用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框架。今年初,德意志银行专家也发表了类似研究报告。

  高燕介绍,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提供的数据,采用“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计算方法,按子公司统计口径,2009年至2017年中美之间“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在逐年缩小。以2017年为例,中国对美国的“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仅为453亿美元。如果把统计口径放宽,将所有在华美资企业考虑进去,2009年至2017年美对华一直享有“基于所有权的贸易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从145亿美元上升到1604亿美元。

  高燕认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美贸易实际上是互利共赢。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中美贸易涉及两国民众的根本福祉。希望美国能够正确看待形势,不要编造一整套歪曲中美经贸关系真相的政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