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23日,习近平主席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相信中国一定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真正想人民之所想”
德国左翼党名誉主席莫德罗表示,中国采取严格举措防控疫情,并向其他国家分享抗疫经验、提供防疫物资等。世界卫生组织赞扬中国的抗疫成就堪称典范。“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推动经济行稳致远。从生命权和发展权的角度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智慧具有世界意义。”
“中国与各国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伸出援手。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公开诊疗方案、防控方案,设立抗疫合作专项资金,向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疫情防控和卫生体系建设……中国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这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体现。”在哈萨克斯坦中国贸易促进协会会长哈纳特·拜塞克看来,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全国两会传递的信息令人鼓舞,再次证明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